
(张海露老师(左)全家福)
「
我与“英语学习笔记”
」
英国的《经济学人》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份报纸,刚到美国读研的时候我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命名为“英语学习笔记”,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和阅读。公众号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我在课堂里、街头上学到的地道英文表达,有我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过最多的还是《经济学人》的阅读笔记。

(张海露老师)
1
2015年4月时我即将结束两年的研究生学习,我读到了《经济学人》上的一篇文章“High-fliers in the classroom”,了解到美国有一个叫Teach for America的NGO正在致力于改善教育不均衡的情况,这种模式已经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影响。
通过搜索我了解到中国也有这样的组织,就是Teach for China,美丽中国,通过网络面试,我荣幸地加入了这个组织,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的龟山小学支教了两年。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支教的地点比较贫穷,村里面也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地方,于是除了上课外,我有大量的时间看书和写公众号。
公众号的内容主要是有关英语学习、我的支教生活心得以及我的阅读,一年过后,我的关注人数从3000人不到增加到5万人。有了这些支持者后,我开始思考如何通过网络来影响更多的人开始阅读,帮助更多的人学习英语。
于是我开始组建线上社群,有专门读《经济学人》的外刊群,有读雪莱、拜伦、爱伦坡的诗歌群,还有读原版小说和传记的读书会。在这些社群中我分享我的学习方法和心得,鼓励参与者们分享他们的问题和笔记,一起学习和成长。
2
2017年7月我完成了两年的支教项目,这时候我已经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600多篇原创文章,一位出版社的编辑联系我把它结集成书,分享给更多正在学习英语的朋友们。这时在微博和公众号的关注者超过了10万人,参与过我的社群学习过的朋友也超过几万人。于是我打算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把我的阅读、英语教学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
2017年8月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有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阅读和英语学习为起点,在这个工作室中组织文化交流活动。

(微信公众号英语学习笔记)
读书会在读亚马逊总裁Jeff Bezos的传记The Everything Store时,我学到了一句拉丁文:Gradation Ferociter,中文是“一步一步前进,摆脱一切牵绊”的意思。
这也是我想分享给大家的一句话,成长的路上有迷茫和阻碍,那我们就从兴趣出发,从一件小事开始做起,坚持去做它,然后就会收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在还没有能力舞刀弄剑的时候,就练好桩,站稳马步,用阅读和践行寻找方向,用行动和坚持去把一件正确的事情做好。
最后该来的都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