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甘肃助教周 | 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美丽综合 > 招美丽中国准项目老师月刊募
· 美丽综合,招美丽中国准项目老师月刊募,来源:参加甘肃助教周的2019-2021届项目老师

编者按:在助教周结束后的总结会上,准项目老师围坐在一起,分别从“我以为”、“我看见”、“我承诺”三个角度来分享自己的参加助教周的观察和感受。在短短的两个小诗里,听到了大家对学生的关注,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对学校教育挑战的担忧,对项目老师的钦佩,对自己的提醒,对教育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待。本文由部分准项目老师的助教周报告中的记录摘录所成,作为本次活动的一个小小的总结分享给大家。

broken image


最后一天,曹老师一直在我耳边说,怎么办?我想跟这些孩子讲很多很多,可是我怕他们记不住!同样的心情发生在我身上,因为经历过很多,才可以看的清他们的难能可贵。喏,我以为身为大男人的曹老师不会哭,正如我以为的东北老爷们是不怕冷的一样,全都是我以为的,他双眼熬的红彤彤,站在寒风下瑟瑟发抖。当孩子们给我唱起再见,很抱歉我打断了他们,我实在是不适合这种离别的场面。

最后借用史老师的一句话做个结尾:我想要他们能够记住我,但我更希望他们不要记住我,我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过客,而他们的人生还很长,接下来,他们会遇见更加优秀的老师。

——何翡翡,甘肃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乡村教育究竟是什么?抛开所有官方的话语,我在这一周中一直在问自己。我小时候虽然也属于乡村小学,但是由于身处城乡结合部,乡村小学中的很多观念其实已经和城市小学对齐,只是硬件有所欠缺而已。而真正的山村呢?像我们助教周所到达的下五郎小学,没有公共交通,进镇子里十分不方便,听老师们说道路硬化都是近些年建设的成果,无法想象那之前这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有听小伙伴描述她们听到的“读书无用论”,出生—在山里长大—在山里读书—在山里种田或者出去卖力气—老了继续在山里种田,这样的循环渗透着一股子无望的窒息感,仿佛山里的孩子一辈子就这样了,就只能这样了。可是,这是小孩子啊,多么好的年纪,他们还有大把的未来,还有好多好多的可能性,只因为他们出生在山里便提前终止了定义。

于是我在想,被学习成绩所支配的我们或许需要想一想教育的初衷。美丽中国或许就是这样应运而生我也未可知,但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可能性这是我十分赞成的,并且也是我加入美丽中国的契机。即便他们的学习很差,他们也能明白,自己可以走出大山,用不同于父辈的方式,大胆自信地走下去。

我不知道我这浪漫的想法可以持续多久,两年不长也不短,长到可以让我彻彻底底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也短到我只可以影响小小的一群人。

育人,遇自己,我想这句话反过来或许也能说得通:遇人,育自己。人这一辈子都在成长,或许我的将来也有更多的可能性,让我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谁说不是呢?

——张钰其,广西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一天吃饭时候,我跟学生坐在一起,问到他们家里离学校有多远,其中一个回答说,隔了四座山,回一次家需要近4个小时。听到这个数字,内心不觉的酸楚,四年级的他们,一个本应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年纪,却因为求学之路,不得不逼迫他们家乡,独自成长。不由得想起那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啊,谁又愿意在本该快乐的童年,去承担现实生活的压力呢。

——陈蒙,云南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我想知道为什么学习需要考试,为什么生儿育女,为人父母却不需要考试。连自己的亲生子女都不管又生来何用?像这样的父母可能还会有,像“龙凤”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有的父母只知道打骂,有的家庭会有更多的家庭暴力,有的家庭重男轻女,但孩子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被这样对待,但是我还是会看到所有孩子们脸上的微笑、快乐、善良和朴实,他们把坚强乐观留给了自己,我希望他们能一直把感染人的微笑乐观保留下去。希望他们能真正懂得公正的价值,能感同身受,同情理解别人。并把最好的感情价值传递给下一代和社会。

作为一名即将上任的支教老师,我有很多感慨,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父母也会给予最好的培养和关爱,希望教师会更加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环境,给每一位孩子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曹瑞,广西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之后回到成县了,学生妈妈跟我发微信说,他一直在哭,舍不得我们,而且一直在看我给他们写的信。那一刻,真的在饭桌上泪目。我不知道我是有多么的幸运,可以被他们喜欢。谢谢你们,老师是第一次当老师,但你们不是第一次做学生,谢谢你们愿意包容我。这些记忆我会永远珍藏在心里,希望你们可以快乐成长。

——李玲,广西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在周旗小学的一周时间,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厌倦、也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望、看到了项目老师的坚持和努力,也看到了项目老师的无奈,每天看到六年级在乒乓球案子上面学习都会心痛,感觉体制的僵硬。很喜欢,也把这四位性格迥异的老师当为榜样,希望自己以后的两年可以放下喧闹,认真的真诚的看着这些孩子的成长,若果有幸参与其中,陪伴、守护。

——李翰哲,广西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在培训中、助教实习中、总结会以及日常交流中,我明白自己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优秀的队友。也确实发现自己有时和队友对教育的一些看法不一致。然而,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团体的智慧化作总结会上的许多金点子。

我以为自己上不好课.....

我发现存在复式班......

我承诺支教没有限制......

——彭农莹,广西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有很多东西早已在字里行间流露,对各位老师的钦佩欣赏,对孩子们的喜爱,以及,我自己未来将前往的方向。参加过线下见面会后我说,美丽中国的人们都很优秀,助教周帮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为着共同的愿景再次相遇,那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吧!育人,与自己遇人,遇自己七月见!

——乔小莉,广西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更加坚定了我对于支教这一选择的初心和坚持到底的决心,当一件事情拖得太长,亦或者他只停留于脑海之中。纵然心中以演练多遍,依旧不及切身体会时的分分秒秒。

——阮思懿,广东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在参与助教周之前,我总是想着两年时间哪怕改变一个学生,于我而言就已经足够,但当我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之后才认识到改变一个孩子是不够的,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做得比想象中要多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助教周深刻冲击着我对农村教育的看法,至少我从未想象过城乡的差距会如此巨大。这样的冲击让我在短暂的迷茫之后多了一份责任感,我从未如此坚定和迫切地想要去做一点事情,去改变一些东西。也对未来两年的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将遇到什么要的困难,我能得到什么样的支持,需要改变的东西是什么而我又能做到什么,我的孩子是怎样的等等等等。这样的体验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对未来的两年做出更加清晰可行的规划。更重要的是这短暂的一周让我对“育人,遇自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曾幻想星辰和大海,却从未想过星辰和大海就是我见过的每个人,做的每件事,走过的每一步。

——汪均剑,甘肃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在回程的路上,司机和我们聊天说到他以前上学的问题,很后悔以前没有好好学习。我想,我们限制能做到的就是一些孩子在未来不要后悔根本没有学上,不会发出“老师根本就没有好好教,我什么都学不到”的后悔的话语。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学习的感觉非常好,这也是我更加坚定参加美丽中国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即使我当初选择加入美丽中国的理由非常简单,也不像其他准项目老师一样有比较高远的理想和抱负,但是这样的一周体验之后,对于“我为什么要加入美丽中国”这个问题的回答会更加丰满一些。也许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思考这个问题,在我经历了更多之后,我的回答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简单、现实,而是充满思考和抱负。

——吴睿佳,广东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

美丽中国讲“育人,遇自己“,尽管说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是相统一的,我还是愿意在实现自己的成就前,先为山里的孩子们带去一些东西。诚然,个人的行动对于全中国缺乏教育的山村孩子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多一个老师总是好的,并且,我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参加,或者哪怕是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曾晧,云南地区准项目老师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