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联合国新闻-文化与教育议题
作者:联合国新闻特约记者杜佳
在中国,教育资源在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分配上的不均长期以来都是一大社会挑战。在政府的努力之外,一些民间社会力量也在积极采取行动,力图缩小和弥合这种差距。在1月24日“国际教育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新闻》采访了致力于乡村教育的公益组织“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几位工作者。请看联合国新闻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成立于2008年,愿景是“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蔡金青是这个教育非营利机构的现任理事会副理事长。她笃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青年可以改变世界。
蔡金青:“乡村支教是一个伟大创举,能够组织这么多有理想、有热情、最优秀的毕业生去农村,做两年支教老师。
美丽中国所进行的支教的项目包括近500所中小学, 覆盖五个省区。 我们的理想和愿景就是到最需要帮助的地区,为更多的乡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我们有3400多个支教老师都在过去这些年里面登上了课堂的讲台,真正地把最新的教育理念,也包括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这些在乡村比较难受到的教育内容带到了千家万户。我们的支教老师在学校里是特别受欢迎的,因为他们又年轻,又有热情,有朝气,也带去最新的外边的大千世界的知识和很多信息。 不仅是弥补了课堂教书的一个空缺,而且确实对孩子的视野和世界观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15年前的学生,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之后自我选择又回到农村做支教老师。这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的力量体现。”
蔡金青参加广西访校活动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蔡金青介绍说:年轻的支教老师是“美丽中国”的核心,他们当中很多是在国内外最优质的大学受过教育的,通过支教更深刻理解到教育对于人生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意义。“美丽中国”在老师招募选拔过程中会做很多匹配,之后也会为支教老师提供强大的支持。
蔡金青:“并不是说你上了好大学,或者你考分高,就可以出色完成支教工作。它需要很多素质,包括你的韧性方面,理想方面的这些综合素质。 在这方面,我们的组织做很多筛选,也有面试,经过几轮面试,最终能够发出录取。在这之后,我们也会有夏季培训和冬季培训等等。把这些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培养为一个教师,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我们的口号一直是说,‘育人遇自己’,就是你在教育别人的同时,实际上能够找到或者发现最好的自己。 这是我们的一种理念:不仅仅是弥补匮乏的乡村资源,另一方面确实对我们的这些支教老师,对我们这个机构的人来说,是在培养一种青年领导力。
这是一个特别完善的体系。比如说李薇薇就是这样的,原来就是支教老师,现在又在我们美丽中国这个机构里边,组织更多的年轻人去做这个事情。”
乡村课堂上的李薇薇老师
李薇薇在云南临沧完成两年支教之后,看到了“以人影响人”的社会价值,决定加入到“美丽中国”的全职团队,为一线支教老师提供支持。她现在已经成为“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首席运营官, 对乡村教育长期深远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也更加坚定了她的人生选择。
李薇薇:“第一次跟美丽中国结缘应该是在2010年,当时在我所就读的上海交大的学校里面。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在读研究生,也是面临着毕业之后要去找工作,那时在交大的一个招聘双选会上看到了美丽中国支教在招聘支教老师。
当时在上学的时候,其实也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去当老师,会去支教。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是理工科类的,是做药物的一些研发工作,所以也没有想过会有支教这样的一个轨迹。我当时其实就是觉得,我毕业之后就按部就班地去进入药企或者药物研究所,甚至是出国去继续去读博深造。好像这个轨迹一眼可以看到头了,我就想:趁我当时还年轻,去做点不一样的事。而且美丽中国讲的也就是两年的时间嘛。
我们一开始对于支教的理解,包括对于乡村孩子的一种认知,其实很多时候是停留在一种想象中,停留在我们的主流媒体的一种传播中。特别记得那个希望工程的小女孩的那个大眼睛,对吧?求知的大眼睛,真的是感染了很多人。我们会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是一个特别饱含诗与远方的、特别诗情画意的一个事儿,就特别理想化地去看。实际上我们去到支教的一个乡村学校的话,我们会发现,现实其实是比较有挑战的。
美丽中国的一位老师在家访
李薇薇指出:支教老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预期,不要带着“我是救世主”的心态去“拯救”乡村孩子,而是以平常心去看待支教。她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走进乡村孩子的内心,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走进他们所处的社区,去建立更深入的连结。通过用真心去换取真心的过程,建立起来亦师亦友的良性师生关系。
李薇薇:“以我们切身的体验来说,从一个教育的提供者和被提供者的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它还意味着陪伴,就是老师和孩子之间这种相互陪伴的一个成长。第二是榜样力量的一种传递。就是这样一些年轻人,选择走这样的一个不同寻常的路,去到乡村,无形中给孩子们也是树立了用自己这种渺小的力量,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一个榜样。
可能在外界看来,我们加入到这样一个支教项目中,好像我们更多的是付出,去影响乡村的孩子们。但是其实我们切身经历了之后会发现,这样的一种赋能 ,它其实是双向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影响了一些孩子,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和机会,但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是一种单向的给予 ,它其实真的是一种双向的赋能。任何一个志愿者,他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其实他个人也是得到了一些成长和收获的。
美丽中国的一位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我研究生毕业之后选择去支教,其实我的父母是非常反对的。因为我自己就是从云南省的一个小县城,通过求学这条路,一步一步的去到了更大的一些城市。所以当时我父母非常希望我留在上海工作,说:你好不容易经过这么十多年走出去了,怎么又回到云南,好像回到一个比我家乡还要更偏远的一个乡村地区。所以他会觉得非常的不理解!
但后来,我觉得是我的家人也看到了我支教的这两年对我个人这个影响吧。首先,我也会变得更加乐观,他们能够看到我身上那种韧劲也会越来越强,所谓的独立自主,包括看待一些事物,包括问题的一些解决能力也变得更强。另外,他们能够感受到我真心觉得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是快乐的、是充实的。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一种心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家人。
我们觉得这样的一个双向价值也是让这样的一个公益项目能够去良性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石。”
关于确保教育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理事会理事邵庆晓表示:教育事业建立在和平、公正、可持续的基础上,才能做成一个长久的事业。
邵庆晓在云南访校时与学生交流、合影
邵庆晓:“我们不盖学校。我们更加关注谁能把这个课可持续地教下去,而且是长达15年的两年一轮换,那是少有人能做到的。 另外,我们70%的美丽中国的老师最终都留在了教育界。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结果。我们真正找到了这些热爱教育,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人生的年轻人,并且愿意终身服务在教育领域的这些人。 我觉得这是挺伟大的这么一件事。”
在过去13年里,邵庆晓积极为“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募集资金,并积累了成功经验。
邵庆晓:“首先我们自己的项目要过硬,到底我们的理念是什么,我们想找到什么样的支教老师,我们找到这些人,想让他们把什么传递给受不到平等教育的这些孩子们,我们想改变他们什么,我们要带去什么。我觉得这一连串的事情,当我们把事情做好的时候,关注和支持自然也就来了。
所以要找到对的人,认可的人,真心认为教育带来改变、教育改变命运的这么一些人。 这些人才是我们美丽中国的募资支持者。
另外,你公开透明做的越好,大家看见了,那信任度就会高一点。你公开透明做的好,你的可持续性就更高,你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在社会上起到更大的影响,这些都是正向循环的。我们还是相信长期的力量,永远保持每天都在做一点事情,到最后就成了大江大河。”
美丽中国的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在一起
邵庆晓认为公益运作可以正向循环,参与公益的人也会通过自身的正能量循环实现自我成长。在她的鼓励之下,她的女儿目前也在参与“美丽中国”对乡村支教。
邵庆晓:“我觉得我从美丽中国得到了很多,而不是说我为美丽中国做了很多什么事情。 如果我没有参加美丽中国,我觉得人生中会缺失很大的一块,可能百分之六七十的精神世界是没有的。
我和女儿经常谈的就是这两年——其实就是终身难忘的两年。 你以后到你四五十岁你再想一想,如果其他事情都忘了,但是这两年是永远忘不了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生的经验。
我女儿支教的学校是在一个留守村,留守儿童非常多。爷爷奶奶带着他们,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其实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孩子,都是有爱的孩子,但他们不懂得怎么去表达爱。爷爷奶奶也不懂得怎么去表达爱,爱他们就是你穿得暖和点、吃得饱点。
我们支教老师去了,首先第一件事是,还没开学就先去家访。我觉得美丽中国支教老师带去的不是说马上就教你说点ABCDE 和唱首歌,带去的是一种希望。 希望教他们怎么爱别人,怎么回报别人的爱。而且,通过认识这些老师,他们会明白这山外有山,你过了这座大山,过了这条河,过了这座桥,那就有很多其他的东西 — 就有火车、就有飞机、就有工作。
我们不是说让每个孩子都去上大学,但是你要先学会爱自己,爱你身边的人,每天生活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