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美丽中国秋季学期中期培训
在忙碌又充实的十一月,美丽中国“广西”、“甘肃”、“广东”、“福建”和“云南”五大项目地的各团队纷纷开展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中期培训,为项目老师们提供有力的教育教学支持。
培训包括学科教研、师生关系共建、课堂提问、项目分享、职业规划、团建活动等精彩环节,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吧!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广西团队
2020年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广西团队的秋季中期培训在 南宁 和 百色 两个片区开展。
【南宁】 11月20日,南宁片区的中期培训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银杉校区)举行,天桃实验学校的李萍老师、雷畅老师、莫芹老师分组带领项目老师和项目学校领导进行学校“校本课程”“学生社团活动”的参观。

图:天桃实验学校科研处主任李萍老师介绍学校校园文化

图:项目老师和项目学校领导参观学生沙画课程
之后,项目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梳理并总结了参观的收获,探讨了天桃实验学校的课程特点以及校园文化,设计了适合自己项目学校的活动开展方案,并从校长和项目老师两种不同的身份去思考如何开展与推进、如何去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图:项目小组分享展示讨论结果
【百色】 百色片区的中期培训于11月20日上午,在百色市右江区第十小学正式启动。第十小学的马丽娅副校长和刘欢主任带领百色片区的项目老师、主管和校长们实地参观了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和室外大课间活动,少先大队总辅导员黄瑾为大家介绍了学校的“活水至清,灵动周五”特色社团课程。

图:黄瑾老师介绍学校“活水至清 灵动周五”特色社团活动

图:项目老师参观每周五下午开展的兴趣社团
实地参观结束后,项目学校的校长和项目老师开展了共建活动,就“校园文化建设”和“组织学生兴趣社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3位老师和1位校长在结束小组讨论后进行了分享。

图:项目老师和自己学校的校长探讨共建话题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甘肃团队
2020年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甘肃团队的秋季中期培训在 “静宁片区” 和 “陇南、天水片区” 两个区域开展。
【静宁】静宁片区的中期培训上,项目老师们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学科教研,并由教师素养内训师王玉带领老师们开展了师生关系共建的课程。课程通过理论梳理、视频学习与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帮助项目老师学习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了解学生不合作行为的两种类型,并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

图:项目老师们进行师生关系共建课程的培训
【陇南&天水】 陇南、天水片区的项目老师们则分为语文、数学、英语、初中(历史、地理)四组,进行了学科教研活动。语文组、初中组请到了资深教师赵菁老师、刘小文老师为大家进行教学培训,传授教学经验;数学组就提升课堂趣味的情景化教学进行了交流实践;英语组则着重分享了如何开展自然拼读法教学。

图:初中组项目老师与刘小文老师进行历史地理学科的教学探讨
此外,陇南、天水片区还为项目老师们开设了职业发展规划的课程——做一只“守己”的菜鸟。课程通过“讲授”与“讨论分享”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老师们了解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引导项目老师们运用平行思考法、影响圈与关注圈等工具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和求职心态做出判断。

图:对项目老师们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培训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广东团队
2020年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广东团队的秋季中期培训在“梅州”、“河源”、“韶关”、“汕头”、“潮州”五个片区开展。
【梅州】 梅州片区的中期培训与共青团梅县区委联合举办,结合当地特色——梅州柚展开,别具特色地推出了“我为梅州柚代言”的环节,希望项目老师们在梅州支教的同时融入当地文化。

图:柚子仓库参观现场
11月14日上午,项目老师们一同走进千年古镇松口,走进金柚专业村——大黄村。沿着古人的足迹, 重走长 2.5 公里、宽 1.8 米的古驿道,感受先辈们下南洋的路径;走进柚子仓库,去了解梅州的柚子产业;步入充满南洋风情的松口老街,在“小香港”感受当年的繁华。

图:松口老街
下午,所有项目老师一同探访梅县区的一所项目学校——三乡中学,听黄老师和沈老师分享图书馆建设运营策略及课堂管理方法,所有老师在会上互相交流优秀经验。

图:三乡中学项目老师分享“三乡项目”
河源 河源片区的中期培训侧重于对项目老师们进行课堂实用技能的培训。为此,王淼老师请来三位往届校友为项目老师们分别带来“英语”、“音乐”、“德育”和“数学”学科的实操培训。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之鲜活的实操案例使得老师们收获颇丰。

图:项目老师们在用思维导图梳理自己的知识技能
【韶关】 韶关片区的中期培训在韶关市少年宫演出厅举办。在此次中期培训上,来自“乐活社区实验室”的林子铃老师结合自己的创业经验,分享了满天星公益、纽约城市治理等四个生动有趣的案例,让项目老师对如何在社区这个层面开展学生教育有了更多的认识;
来自“一公斤盒子”的刘晓华老师则带领大家对教育公益、教育公益机构、以及项目老师所从事的支教工作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逐步帮助老师们对未来的从业方向、支教过程中的职业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图:中期培训上的韶关项目老师
【汕头】 汕头片区的中期培训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分享相结合。每位项目老师预先从“教育教学”、“职业发展”、“项目管理”三个课题中选择一个课题,根据PDC线上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总结后,在线下分享会上进行分享讨论。分享环节由“个人分享”和“提问互动”组成,在充分的交流中,每位项目老师既对线上课程进行了重温、又能收获新的思考和感悟。

图:中期培训上的汕头项目老师
【潮州】 潮州地区的中期培训分为“教学基础”和“课外实践”两个部分。在教学基础方面,老师们分享了实际教学中有关“课堂提问”的经验;在课外实践方面,老师们就“课外项目”、“班级管理”和“图书馆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思想的碰撞为潮州地区的项目老师们持续充电。

图:中期培训上的潮州项目老师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福建团队
福建团队三明片区的中期培训由1个课程、2场分享会、1个活动组成——1场干货满满的“课堂提问-实操课”、2场“特殊教育方法”、“支教老师的心理调适”经验分享会,再加上1次教研活动方案的讨论活动。
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旨在提升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促进团队融合和文化传承。

图:项目老师在中期培训上进行分享和展示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云南团队
2020年美丽中国支教项目云南团队的秋季中期培训在“保山”、“大理”、“临沧&普洱”、“楚雄”四个区域开展。
【保山】 此次中期培训,保山片区分别在荷花镇中心小学、荷花中学、荷花镇雨伞联合小学开展了“同课异构”学科教研活动。
活动聚焦于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6门学科和初中英语、历史、劳动技术、体育、信息技术5门学科的课堂教学研究。授课教师为“美丽中国支教项目教师”、“荷花镇中小学教师”以及“保山市一中王建荣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
课后大家分组进行说课、评课,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展开讨论,在相互交流中达成教学共识,整个活动教研氛围浓厚。

图: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
大理 大理片区针对问卷调查中老师们反馈的班级管理问题,在中期培训中开设了「从学生到班级」主题工作坊。

图:付红飞老师讲授“班级文化建设” 课程
付红飞老师向项目老师们逐一介绍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内涵、具体操作和灵感来源;于瑞川老师从一个小男孩的信息拼图活动课出发,引导老师们正确认识学生的性格与行为,合理化背后动因;何沐恩老师则通过系统性和成长性两个角度,与项目老师们探讨了“缔造完美教室”的可行性及操作实践方法。

图:何沐恩老师讲授“缔造完美教室”课程
临沧&普洱 受疫情影响,临沧和普洱地区本学期的中期培训最终采取线上的方式进行,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线上的地区中期培训。
临沧普洱团队在线上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地区项目分享,包括云县小学英语片区进行的英语教学活动、临翔区圈内片区项目学校结合少队活动进行的学生管理和活动设计、双江县勐库中心完小结合学校阅读课进行的阅读教学尝试等。

图:项目老师们汇聚腾讯会议进行线上中期培训
楚雄 楚雄片区邀请了美丽中国职业生涯课程内训师、云南绩效发展经理牛菲儿老师面向19-21届老师讲授《优势能力》课程,帮助项目老师们了解企业人才选择的标准,掌握对目标岗位进行能力分析并进行能力迁移的方法。

图:牛菲儿老师讲授《优势能力》课程
同时,美丽中国职业生涯课程内训师、云南大理项目主管殷旻珺老师面向20-22届老师讲授《职业适应》课程,帮助项目老师正确认识职业发展阶段,利用CD模型了解自我与职业的互动关系,梳理职业要求和自身能力分布,识别和调整当下的工作心态。

图:殷旻珺老师讲授《职业适应》课程
至此,美丽中国五大项目地2020年秋季学期的中期培训圆满结束!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美丽中国五大项目地的项目老师们为一个愿景而来,在同一愿景下共同成长。
在经历此次各地区团队的中期培训之后,相信项目老师们对于课堂教学会更加自信,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心系乡村教育的初心也会更加坚定。
未来,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一起育人,育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