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从肯尼亚到彩云之南,他在孩子眼中看见相同的星光

网页版月报 > 美丽人生
· 网页版月报,美丽人生

朱博文第一次接触公益这个概念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学校里组织捐钱,看到电视里滚动播放的灾区新闻,他觉得自己该做点儿什么,于是把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翻出来,全部捐给了灾区。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当成一件好事告诉了身边的人,听着母亲带着骄傲的口吻不断重复这件事,他懵懵懂懂地觉得,自己大概做了件有意义的事。那个时候朱博文并不知道,自己与公益的这段缘分会不断地绵延下去。



璀璨的星空和脚下的土地

大二那一年的寒假,朱博文来到肯尼亚,参加为期一个半月的义工项目,在这里,他和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一起教授当地一个贫民窟学校的孩子英语、数学和科学,也利用周末去儿童医院,与那里的孩子做一些游戏,让他们能够暂时忘记疾病的折磨。那时候,每次从贫民窟走到学校,路上都会不断有认识的人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当孩子簇拥上来拥抱他时,他才发现非洲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每天上课看到非洲小朋友的微笑,他就像看到夜空中最亮的星,一直到现在都照亮着前行的路。在尘土飞扬的泥土地里光着脚踢球,强忍着饥饿上课,也改变不了孩子们笑着面对每一天的那种乐观精神。一直到现在,当遇到任何迈不过的坎,朱博文都会想到他们笑容。


“老师,你能把我带回中国吗?如果在中国我一定能考上你们那里最好的大学。”这是他在那里听到的最让他感动的一句话,这句话将教育不公深深的印在朱博文的心中,也是他选择来到美丽中国、来到云南的原因。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教育的不公做一些小小的改变。



朱博文班里的学生


朱博文明白教育能够带来的改变。他小学在村里念书,到了初中,进入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却发现自己根本追不上在城里读书的孩子,当其他同学都顺利进入初二时,他的初一只能从头再来。当时学校离家很远,还得转一趟车才能回家,所以他只能一个月回一次家,那个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周五看着同学一个个被家长接走,学校只剩下他一人。每个月回家的时候,由于周五放学比较晚,镇里面没有到村里的车了,父亲又在外面做生意,母亲只好骑摩托车来接他,他始终记得车子到镇子后,母亲站在车站旁边张望的眼神。        


高中升学那年,他又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而留下来复读一年。复读的那个夏天天气异常热,而学校教室能提供的就是挂在天花板的四台吊扇,一个班六七十人,整个教室就像一个火炉。那年夏天他的后背几乎从来没有干过,一直淌着汗水,白天在教室里淌着汗学习,晚上在宿舍淌着汗睡觉。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次高考,朱博文以604分高出一本线40分的分数考入吉林大学。


大学毕业那年,他一直记得肯尼亚孩子眼中的璀璨星光,也没有忘记自己所来自的那片深沉土地。2014年,他第一次听美丽中国的宣讲会,为“让每一个孩子无论出身,都能享受平等的优质教育”的理念所打动,决定加入美丽中国。


等待与陪伴

朱博文支教的小学是耈街乡耈街村中心完小,属于云南省保山市。从当地到县城坐车需要两个半小时,村里环境闭塞,有特长的老师很少愿意留下来。由于撤点并校,很多学生的家离学校都很远,只能选择住校,到了上学的日子,走很久的山路来到学校,过早地离开父母让孩子们缺少来自原生家庭的关爱,也没能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



朱博文和孩子们聊天


孩子们的进步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快,他发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孩子的成绩也很难提高。最初,朱博文感到失落,不断地质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到了后来,他渐渐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对孩子们耐心。他发现由于义务教育不分层次,很多有读写或认知障碍的孩子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把他们放在一般学生的中间,由于先天性的一些问题而常常遭受到打击,以致出现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学生,他会更加宽容,不对他们产生过多压力,让他们多学一些能学会的东西,比如写字、阅读,不再逼迫他们认识那些数字、公式。没有了那么多压力,他们反而在课堂上更加自由一些,他们偶尔也敢起来回答一些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回答错了也不会遭到批评,性格也变得更为开朗一些。这个时候,朱博文发现孩子们的成绩固然重要,但让他们健康成长,获得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为了让孩子们多接触新事物,慢慢探索自己的梦想,并且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有人陪伴,朱博文帮助10个孩子匹配了大山以外的梦想导师,这些梦想导师会定期与孩子们联系,并分享他们的心事,还会经常寄一些适合学生读的书,或者让朱博文转达一些想对学生说的话。班里有一个小女生才12岁,个头却跟他一样高170cm,由于过于成熟总是显得很有心事的样子,朱博文始终在与她在沟通上有一些问题。但是在这个梦想导师的项目中,与她匹配的导师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大学生。刚开始,她们之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但交流多了,她们之间变得无话不谈。他慢慢发现,女孩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与老师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成绩也越来越好。到五年级期末,小姑娘数学竟然考到了100分的成绩。项目给孩子带来改变,也给朱博文带来更多反思的机会。他慢慢知道,学生学习不好是有很多原因,如果光是去责备他们,逼迫他们学习,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他需要尝试去多与学生交流,找到他们不学习的真正原因,用平等的眼光看学生,理解并接受他们有心事,允许他们犯错。


教育不仅关乎知识的传递,更关乎影响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朱博文发现很多孩子在远离家庭的求学道路上渐渐养成了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习惯,很多孩子常年不刷牙,或不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口腔卫生状况堪忧。于是,他联系了一名口腔医生,共同发起“8020护齿计划”的项目,为全校500多名学生检查了口腔,给他们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通过拍摄刷牙视频和刷牙广播操为全校13个班级的学生教授了“改良巴士刷牙法”,经过三个月检查学生依从行达到80%以上。现在他依然每天守着孩子们认真刷牙,希望通过时间的积累,让他们养成一个终身难忘的习惯。朱博文说:教育并不仅仅只是教授他们知识,知识他们不一定会永远用下去,但是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可能会伴随他们终身,甚至影响他们下一代,所以课堂外跟课堂内是一样重要的。”

孩子们在学习口腔知识


学生家长最初对老师们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毕竟太年轻,缺乏当地老师的这种经验。但是但一年结束后,当他们看到他们孩子身上的改变,无论是变得喜欢学习或者是知识变得多了起来,他们都会感到很欣慰,开始信任支教老师们。一个家长经常会在朱博文布置的家庭作业中夹纸条与他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五年级结束,面临六年级分班,不止一个家长的学生来问他是不是继续教这些孩子。


他乡亦是故乡

当地老师觉得支教老师们都是“大城市”“名校”毕业的年轻人,一定吃不了苦,也不一定干得出成绩,但是不到一个学期,他们开始接受朱博文,慢慢脱去那样的标签化的认知眼光。每次公开课,朱博文会认真准备,尽可能呈现一堂优秀的课堂。现在全校老师开始积极向他请教如何制作课件,越来越多的现代课堂开始呈现在学生面前。每天晚饭后,朱博文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班上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最后取得的成绩也很显著,当地老师由此开始意识到辅导个别后进生的重要性。


课堂内外,朱博文把孩子们的变化看在眼里,那些曾经因为懒惰不愿学习的孩子爱上了学习,使足了劲要赶上来,那些曾经卫生习惯堪忧的孩子也坚持着每天刷牙的好习惯。孩子们呢?他们对朱博文也更加的信任了,有了什么话,很多孩子愿意来找老师说,有了问题也要和老师一起解决。

孩子们坚持刷牙


去年期末考试前,因为自己有事,朱博文要早早离开学校,没法等到学生考试结束。跟学生告别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哭了,他们觉得朱博文不会再来了。考完试的晚上,朱博文在火车站等火车,好几个学生打来电话问他有没有到家。站台上汽笛声渐渐近了,朱博文拎着行李,有风钻进衣服里,他的心里却是热的。孩子们越来越理解陪伴的意义,眼前的火车由西向东,与他而言,只是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


这个秋季,美丽中国2017-2019届项目老师招募正式启动,又一批和朱博文一样的年轻人即将踏上支教之旅,走入乡村的课堂。他们说,在20岁的时候做一件80岁想起来都会微笑的事情。两年支教,与其说带给孩子改变,不如说是孩子们带给支教老师的收获更大,这是一段无可比拟的青春。


送一朵小红花给支教老师!

小红花伴随我们度过了懵懂的幼时,每一次进步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认可,那时候,一心想要成为老师这样的人。


今天,为了向这一批年轻的支教老师致敬,我们将发起一个特别的拇指公益活动,通过H5的形式上传照片,接受网友点赞即可带上小红花,让你在线体验支教老师的成就感,全国7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也会一起带上小红花。


无论你在任何一个地方看到小红花,请把她戴在胸前,这既是对儿时记忆的怀念,也是对支教青年一代成长的致敬。


属于你的小红花即将上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