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发现自己
在东方,老子曾经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西方,希腊阿波罗神殿上刻着的:“Learn to know yourself”。几年前,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林建华校长发表了一篇题为《发现自己》的演讲: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选择未来将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的人生不止一次
2017年4月,刚过完39岁的生日的我做出了人生一个重大的决定:加入美丽中国,去支教!事实上,在这之前我在青岛拥有一个还不错的公司,服务着在朋友眼里“好大上”的品牌和公司!每一场发布会的完美谢幕后,无数个灯光聚焦都放大着我的自尊,也放大着我的光芒!我的团队跟着我享受着这些带给我们的鲜花和赞誉。然而,当每一场繁华退去之后,我还是问自己:我的人生就一直这样吗?
去支教的决定让周围的很多人不理解,但只有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我的人生不止一次。
我告诉我身边的人:一个宝马的发布会,我缺席了,还会有别的公司去做,而且同样能做的风生水起。因为这是商业角逐的必然结果,在现代商业市场上,从不缺席这样的参与者。
可是,面对我内心深处的呼声,如果我缺席了,也许这一辈子不会重新开启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我必须去。因为这是我在选择参与一个,在我们的人生价值观里被认定的,不可缺席的人生。
有人从英国回来,选择了美丽中国
有人从华为出来,选择了美丽中国
有人从美国回来,选择了美丽中国
有人来自香港,选择了美丽中国
我很高兴,我和他们一起在美丽中国。我们都相信,我们的人生又一次开启。

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美
经过4个小时的飞机,又经过9个小时的汽车颠簸,我来到了山上,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天是湛蓝的,山是青翠的,水是透明的,在美丽中国经过一个多月的严酷的培训之后,我满怀信心的走进我的第二段人生。
这是一个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学校,300多个孩子来自方圆10公里的村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需要住校(因为他们回家的路太远了,虽然他们有的才只有不到7岁)。他们对我很好奇,我更想了解他们,于是我们便开始了我们共同的生活。
这里有一多半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此他们的卫生习惯都不是非常好,指甲缝里永远是黑的,脖子好像几个月都没有洗过,时不常的把手指或笔杆放在嘴里……。在上完课之后,我还要帮助他们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月过去了,好像根本没有发生任何改观,我开始烦了,甚至有点失望了,我觉得我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每天那么努力,可换来的是你们的无动于衷。
谁错了?我?还是孩子?
一次家访的时候,为了走近道,我们走的是田埂,毕竟他们才只是9岁的孩子,在走路的时候没有注意看路,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腿被擦破了皮,我要带他去村里的卫生所擦点酒精,孩子死活不肯,但我明显看到他在忍着痛,我不由分说就抱起他去了卫生所,因为就是轻微擦伤,抹了酒精和碘酒就没有事情了,从卫生所出来后,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卫生所,他抬头看着我,仰着好像没有洗干净的小黑脸怯生生的说:“我没有带钱,我怕花老师的钱”。彼时彼刻,我觉得就算是他们那些不好的习惯一年都没有改过来,我也要帮他们改到第二年。
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冰心在赠给葛洛的一首诗中这样说到:“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无论调皮、无论懂事;无论优秀,无论顽劣,都应该有“爱”与“情”相伴。因为即便他们存在差异,但他们的心里都盛开着单纯而善良的花。虽然他们会犯错,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不同的美。

责任大于情怀
去支教前,我想自己能像太阳,照亮那块地方;到了那儿才发现,我只是一根火柴,只能照亮巴掌大的地方。如果你要想用满腔的情怀支撑你支教的生活,我敢说恐怕你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只有情怀,请你,别来支教!
你完全想象不到,不要说简单的英文1到10,你需要教两个星期,他们还说不全。就连普通话都经常说不出来,他们会操着一口的云南话和你说,而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面对这样的情况,仅仅是情怀能够吗?
接下来的就是日复一日,甚至是枯燥的训练和练习,如果没有坚持袭来的责任心,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支教给我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的辛苦的付出一定会爱的回报:我们班有一个读写障碍的孩子,同一个字写在两个地方,第一个能读出来,第二个就不认识了。我就每天单独找时间辅导他,还找“小老师”一起辅导。有一天晚上,他怯生生的找到我说:“老师,我会背《山行》(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了。”他一字一顿的背完后,我眼泪快流出来了,他的“小老师”告诉我说他每天都要读很久,虽然他会背了还不会写,但是我知道他没有放弃,他在努力。
我知道,我只是一根火柴,照了会儿亮。但是既然来了,我就要用更多的责任和时间,做一根持续发光发热的火柴。

别,来支教
德国哲学家加尔夫曾说:“良知的声音是寂静的,它在尘嚣之中难以被听到。”
我们都在都市待久了,已经习惯了,习惯了谈判,习惯了沙龙,也习惯了厚厚的雾霾被遮住的眼睛。如果你真的习惯了这一切,那么别来支教。
在一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现场,现场评委老师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如何投资能让一笔资金在短期内获得更高回报?”一个学生回答到:“短期内获得高回报并不现实。不过如果您愿意放宽投资期限,可以把这笔资金投资于教育。不论是投资给现场的清华学生,还是投资给偏远山区的孩子。”
所有来到项目地学校的人都知道,支教不容易,除了要经历美丽中国严格的面试,考察,考核外,你还要做好更多的生理和心理的准备。来支教,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你要慎重思考,因为你的决定不仅仅关系你的人生,也许你还关系的到了几十个孩子的未来。
我非常喜欢美丽中国的这句话:育人,遇自己。对这一句话有着这样的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是蒙尘的镜子,老师就是帮助他们擦亮这面镜子,其实在擦亮的过程中,老师也能越来越清楚的从镜子中看到我们自己。
如今,我眼前的有24面闪光的镜子,我正在清楚的看到我自己,我更希望看到这24面镜子能发出不同的光彩。
结尾:为自己和孩子留一个念头
支教生活对我们来讲是两年,也许有的项目老师会做到4年甚至更久,但随着时间的增长,情怀会满满褪去,剩下的只有沉甸甸的责任。
美丽中国老师吴泽民老师的一段话,可以为我们的支教生活做最好的注解:
我唯一想要留给孩子们的东西:一个念头。如果我所教的一班学生里,有一个孩子日后时时想着我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那是我绝不敢奢望的。但即便这样的孩子一个都没有,却有一个孩子日后在做某种选择的时候,突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闪过我说过的一句话,做过的一件事,终于帮他或她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也该算我教书生涯之中,一个莫大的荣幸了。
有为之身到有众生之处,无用之木在无何有之乡。我这样专情小事,算得上是无用之木了,但花两年时间,去种一个念头,却又常使我为之四顾,踌躇满志,自以为不枉有为之身了。但愿我将来重新身处喧嚣的时候,能时时想起今天的自己。我的念头,不独是为孩子们种下的,也是为自己种下的。
最后,如果你确实做好了准备,那么,别犹豫!来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