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是什么让花儿开放

· 资讯动态,媒体报道,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broken image


刘晓慧是个笑盈盈的安徽姑娘。她无论在课堂上讲课或在操场跟孩子们游戏,即使走在开满油菜花的田埂上,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好像眼前到处是盛开的花朵,让她喜从中来。刘晓慧的笑容如同一个花篮,盛载着700多个支教日夜的芬芳记忆。她浇灌潮州山区的孩子长成青葱的小树,孩子们把她感染成一朵爱笑的花。


刘晓慧现在已经完成两年的支教任务,就要离开潮州市浮槟镇夏校小学。孩子们舍不得她,有的孩子上课时情不自禁地抹起了眼泪。刘晓慧心里也难受,但她还是笑盈盈的,跟孩子们画画、讲故事。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拉着她的手,抱着她的胳膊,表情像说:跟刘老师能多待一会儿就幸福一会儿。刘晓慧清楚,孩子们的心已经跟她的心联结在一起,喜忧与共。


刘晓慧是安徽省金寨县人,201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商学院。小时候,她读希望小学,20多人睡大通铺。每个同学从家里带米,用饭盒在学校厨房蒸熟了吃。她考上全县最好的高中后发现,全校每年只有几名学生能考上大学,大学真的那么难考吗?


刘晓慧第一次听到“大学”这个词,是支教大学生告诉她的。那一年,几位做公益的大学生到她家乡槐树湾希望小学办支教夏令营。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读名著,谈理想,在星光下朗诵诗歌。刘晓慧才知道世上还有“大学”,她还得知城里的孩子可以进少年宫的兴趣班学习琴棋书画。这次夏令营打开了刘晓慧的眼界,也逼她思考:为什么农村孩子从早晨5点钟学到晚上10点钟,也没几人能考上大学,而城里孩子上着兴趣班却有更多人上大学呢?


她思考的结果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城市与农村存在巨大的不均衡。农村孩子上大学难,并不是校舍不好,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如今都追上来了,主要原因是农村师资的数量与素质远远达不到城里学校的水准。刘晓慧从南开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报考公益性助学机构——美丽中国,经过培训,她成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夏校小学支教两年。她是农村考入大学的孩子,她想至少用两年时间投身农村教育,一生才不遗憾。


夏校小学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山区,学生家长都是茶农。刘晓慧刚来的时候,学校规模小,最大的班级20多人,最小班级4人,刘晓慧教五年级语文和二、三、六年级的美术课。五年级只有一个班,10名学生中有5人不会拼音,大部分学生读不出课文。同学们一是认不全字,二是不知道怎样把潮汕话翻译成普通话说出来。那时候,全班语文平均成绩只有30分。


刘晓慧想:人们把上学称为读书,“读”是学习语文乃至开启心灵的路径。她想自己儿时捧起希望小学图书室的书籍时的痴迷,读书可以改变人生。经她观察,这里的孩子并非天资愚钝,只是缺少读书的环境。刘晓慧在课上给孩子们读童话故事,孩子们的眼睛在课堂上闪闪发亮。她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孩子们渴望读书的消息,募集来6000元钱的中外童话绘本,办起来一座“故事小屋”。每个同学都有一本阅读存折,储存阅读币,可以换礼品。每天乃至每个月阅读多少页书,成了同学们阅读存折的进账“金额”。故事小屋被布置成低年级阅读区和中高年级阅读区,桌椅高矮不同,地面铺着可以坐卧的彩色泡沫爬行垫,同学们在这里既可读书,也可以表演,他们特别开心。刘晓慧每天跟同学们聊书,让同学讲书里的故事,朗读美文。同学们原来只会说潮州话,参加读书沙龙后,改说普通话。每到周二和周四,故事小屋用投影仪放映根据书里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同学们喜笑顔开。

  

读书改变了同学的精神面貌,他们原来不自信、寡言,现在变得生动活泼。孩子们由恐惧语文变得喜欢语文,过去用手指着字读课文的同学,现在能够流畅地大声朗读课文。2015年底,刘晓慧的班级语文统考全镇第一名,平均成绩达到65分以上。

  

除了读书,刘晓慧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画成绘本加文字说明,把语文课和美术课融合一体,强化他们观察和表达的能力。这个创意激发了孩子们潜藏已久的天份,他们一古脑把最想说的话倾泄在绘本里,这既是语文课与美术课的共同作业,又是带奖励的竞赛。

  

刘楠同学的绘本是航天员给月亮送去了一个发夹。


刘菲同学的绘本是兔子变成人之后一天一夜的经历。


刘满玉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同学。她画了一个12页的绘本,叫《鸟的存亡》。说村庄的人捕杀鸟类,鸟灭绝后,害虫越来越多,村庄因此荒芜毁灭。后来神救活了鸟,庄稼和村庄重新恢复了生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绘本在“美丽中国”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后,引起木木美术馆的关注,2015年10月在“美丽中国”举办的慈善晚宴上,它被意大利索菲亚家族出资6万元收藏,刘满玉的作品变成了飞出潮汕大山的金凤凰。

  

在夏校小学,孩子们喜欢读书节、分享会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喜欢勇敢的弗洛格,聪明的艾玛,好伙伴纳什小兔。孩子们喜欢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和刘晓慧老师,而刘晓慧觉得自己童年的亏欠终于在这些孩子身上得到补偿。

  

去年春天开学,刘晓慧说要有一份神秘大礼送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好好表现。她推行了一项“攒星星计划”,让同学们在品德、作业、阅读等方面展开竞赛。优胜者每获得一枚小星星可以换5分,作弊等行为要扣星。一学期过去了,表现最好的同学达到800积分,落后的同学也得500分。全班公选出前4名同学和他们的家长去厦门游学。游学的4000元费用是刘晓慧和鲁思凡两位老师在众筹网上募集到的,“美丽中国”在厦门大学的志愿者是他们的接待人。

  

夏校小学的孩子们连县城都没去过,更不用说坐高铁、进大学参观。在厦门,刘满玉、刘敏婷等4名同学见到了碧海白沙,更让她们惊奇的是在沙滩上见到了几位非洲游客。孩子们怯生生地问老师:“我可以跟他们合影吗?”非洲朋友出人意料地用中文回答:“可以啊!”这把同学们乐得直跳脚。她们刚刚学过一篇课文是《斑斓多彩的非洲》,忍不住问非洲朋友:“非洲是斑斓多彩的吗?”非洲朋友说“是啊”,向孩子们描述了非洲的风光。


她们看到厦门大学宽阔美丽的校园不禁啧啧称奇,想不到大学这么大,这么好,都说:“以后一定要考上大学。”在厦大的芙蓉隧道,她们获准在里面画一幅涂鸦作品。坐城市高铁路过飞机场时,她们贪婪地看飞机的模样。她们第一次把信投入邮筒,有一篇课文就叫《书信》,她们觉得写信和寄信都很幸福。


孩子们在厦门的经历太有刺激性了,她们每天晚上拼命写日记,记录她们遇到的“传奇“,准备回去跟同学分享。刘晓慧笑盈盈地看着同学们,她知道两年的支教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也知道这两年为孩子的付出可以让自己欣慰一辈子。在农村,刘晓慧见到许许多多有天分的孩子,却如同一盏盏没有拨亮的油灯,她庆幸自己拨亮了几盏或许几十盏孩子的心灯,照亮孩子们理想的字迹,也照亮刘晓慧未来的道路。


文 / 鲍尔吉·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