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张述报道】担任高官三十多年 ,刘泽彭一开始并未想到在他退休之后还会成为教育公益项目“美丽中国”的理事长。用他自己的话说,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是“社会责任感”。

刘泽彭近照 (图片来源:《中国慈善家》)
“不管年龄多大,都应有这种执着追求”
“社会责任感应该是一生的追求,不管年龄多大,都应该有这种执着的追求,人生才是完美的和完整的。”刘泽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3年12月退休后,他第一次与“美丽中国”相遇;四个月后,他成了这一教育公益项目的理事长。促使他做出这样选择的,正是“社会责任感”。
今年70岁的理事长面容清癯,声线依旧清脆悦耳,亲和谦逊的气质使他更接近一位高校学者而非退休高官。他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秘书长、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新闻社社长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在任多年,这位高官对中国教育一直保持着关注,曾动员过企业家捐款,在甘肃建希望小学,还资助过一些少数民族女孩学打网球。“研究中国现在的教育情况,就能知道中国未来二十年、三十年是个什么状况。”2010年,他向全国政协常委会提交了一份被称为“理想主义”的提案:建议所有新任公务员先到西部支教一年,以便解决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在发展水平、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匮乏。刘泽彭回忆,这是他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任上五年提交的唯一一份提案。
提案没能被采纳,但刘泽彭当时也没有想到,三年后,他的这份遗憾竟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加倍补偿。
因女儿结缘
刘泽彭与“美丽中国”公益项目的结缘要归因于他的女儿刘芳。
2011年,当时就读于美国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的刘芳结识了“美丽中国”,出于兴趣,她在次年暑假随四位支教老师来到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的大寺中学。五天的时间,刘芳旁听了支教老师的授课,也看到他们开办的图书馆与英语角带给孩子的积极影响,“这种模式当时特别打动我”,她把自己在大寺中学的见闻拍摄成一部纪录片《教育行动》,它后来获得了第49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调查报道新闻纪录片类“银牌”。
除了自己支持,刘芳还把“美丽中国”介绍给了父亲,“在中国要做任何慈善公益事业,如果能熟悉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方式,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刘泽彭因此结识了“美丽中国”创始人潘勋卓。
老少二人一见如故,刘泽彭对潘勋卓十分欣赏,“真的不容易,要是我做这个事,我觉得我都做不成。”在那之后,两人很快结成“忘年交”,开始了合作。
起初,刘泽彭并没有与“美丽中国”走得很近,通常只有当潘勋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他才会出面,但随着与支教老师和学生们的接触不断增多,刘泽彭对“美丽中国”的认可和兴趣与日俱增。到了后来,刘芳甚至觉得,父亲跟潘勋卓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她讲话的时间还要多。
很快,刘泽彭获得了“美丽中国”上下的一致敬佩与拥戴,他们邀请他担任理事长,刘泽彭起初心存犹豫,提醒他们,“如果你们觉得没问题,我可以给你们当理事长,但是你们要考虑清楚,会不会有负面影响。”
结果,一年理事长任期结束之后,理事会再次全票选择了他。
“用专业的态度和模式做公益”
最开始,对自己在“美丽中国”的定位,刘泽彭认为是“来帮忙的”,但很快,他对待工作和年轻人一样投入。
2015年第二届慈善晚宴的筹备过程中,“美丽中国”的工作团队一度对募资没有信心,担心中国慈善捐助的大环境不成熟。刘泽彭鼓励年轻同事们一起行动起来,自己也在微信朋友圈“叫卖”:“4月18日晚,美丽中国上海慈善晚宴,还剩最后几周,最后几桌。有意愿与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的孩子获得优质教育、点亮他们对未来的希望的朋友,请私信。”结尾是两个代表“愉快”的微信表情。最终,晚宴募款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招募和支持优秀教师两年的支教工作。
除了这些,刘泽彭的到来还使“美丽中国”与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加顺畅,还把一些与政府对接的思维和方法带进了团队;更重要的是,他格外强调“用专业的态度和模式来做公益”。秉持着这样的观点,他帮“美丽中国”建立了企业化的管理机制,邀请毕马威提供权威的审计服务,在北京市的627家基金会中,“美丽中国”的FTI(中国公益基金会透明指数)得分排名第一,是中国大陆地区最透明的基金会之一。
他还为“美丽中国”引入了很多教育资源,他们包括景山中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专家队伍。北大附中前校长康健从他那里了解到“美丽中国”,立刻为之吸引,“我干了一辈子师范,真正想做的,还是怎么帮助这些贫困地区的学校。我原来从没敢在师范体制之外找一条路。”在那之后,他成为了“美丽中国”的首席教育官,负责培训支教教师;今年9月,他又成为第一所“美丽小学”的校长,并从北京举家迁到云南定居。
“他们很多人比我优秀得多”
尽管如此,刘泽彭的低调是出了名的。
“美丽中国”广东地区执行总监廖杞南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理事长时的情形。在一次座谈会上,他负责迎接还未加入“美丽中国”的刘泽彭,根据以往在政府部门的工作经验,他以为,刘泽彭虽然退休,但也曾是省部级高官,身边至少会跟着一个工作人员帮他拎拎包。结果看到刘泽彭和他妻子的时候,“就两个人,也是跟大队的旅客等着拿行李。”“行李也很简单,他太太和他都拉了一个手杆箱。”出租车上,刘泽彭还说:“你们住什么地方,我就住什么地方。”
接受采访时,刘泽彭也不愿多提自己,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你们最该关注的是我们的老师和员工,他们很多人比我优秀得多。”“我在这样一群年轻人身上找到了很多的答案。他们这一群80后、90后扛起一面旗帜,叫社会责任感,而我非常愿意和他们一路同行。”和以往一样,他再度提到了“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他最常提到的词之一。
“我觉得‘美丽中国’帮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希望以后不要介绍我是什么人,只说一句:我在‘美丽中国’工作过,就够了。”
文/张述
编辑/萨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