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一期一会 | 自我的追寻

美丽综合 > 招美丽中国准项目老师月刊募
· 美丽综合,招美丽中国准项目老师月刊募,来源:李瑞林(2019-2021届云南准项目老师)

“我们一直用我们睁开的双眼眺望,只为寻找自己,然后努力生长,力争成为森林。”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你无法把点滴与未来联系,只能通过回顾才能看见,所以你必须相信过去的点滴能串联未来。你必须有信念,不管那是你的胆识、命运、人生、还是因果报应。因为把过去点滴串联起来,才能有信念忠于自我,即使你的选择和别人不一样,这会使你与众不同。”这是我记事本首页的一段文字,它们出自一部热血励志的短视频——《坚不可摧》。两年来,每当我萎靡不振、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总会翻开记事本读读这些激励人心的文字,给自己打打鸡血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是谁。 


broken image

上了大学后,听了一些老师的教诲,看了一些书籍,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我开始不断追问自己: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追求什么样的人生?这几个问题想了三年,答案似乎渐渐明显。

我是谁?当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与过去联系起来。在我心中,始终有一段记忆挥之不去,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普洱——一座安静美好的小城,一个记忆开始的地方。到目前为止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便是在那里度过的,也就是这座小城,一颗颗关于梦想的种子便就此种下。  


broken image

4岁那年,我们全家搬到普洱,那时父亲在工地上班,母亲在家照顾我和刚出生的妹妹。一年后我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当时父亲的收入并供不起我上幼儿园,于是妈妈就在家里手把手的教我写字,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不想写字跑掉时妈妈拿着小棍子气急败坏地追在我身后的场景。6岁可以上学前班了,开学时母亲带着我去学校报了名,那天父亲给我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盒,铅笔和本子。可是谁知道父亲的工地拖欠工资,要交学费时,家里竟然连四百块钱都拿不出来,身边也找不到借钱的人。就这样,我没能去上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们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当时我很羡慕那些能上学的小孩。记得那天,母亲抱着我哭了好久。


后来,父母为了给我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便搬到昆明去了。心想到了昆明,可以顺畅的上个学,可是在升一年级的那天,我被班主任劝回了家,因为老师说我没有报名。那时我在昆明当地的一所公立小学上了一年学前班,当升一年级的时候,我以为我可以和本地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上课。可是谁知道那时学校一年级的招生名额已满,不再招收外地学生。那天,母亲带着我去学校跟校长沟通,直接被拒绝了。回到家后,母亲坐在地上哭了……现在我已忘记家人是用什么方法让我在那所学校上学,但是那次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上学的机会。此外,在昆明上学的那十年,我无法摆脱“外地人”的标签。在同学和老师眼中,外地人是“脏乱差”的代表,还粗鲁、野蛮、没文化。同学的嘲笑,老师的轻视让我想要通过学习来证明外地人不比本地人差。 Of course,I did it!

也许因为这一次次的经历,让我有比同龄人更加敏感和成熟的内心,更懂得换位思考和包容他人。这些经历像一颗颗种子播撒在我的心田,使我想要变成一个强者来帮助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希望有一天那些外来打工的子女在大城市也能拥有本地孩子一样的上学权利,那些落后地区的孩子有一天也能和发达地区的孩子一样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broken image

人生有太多的选择和可能。每一种选择都可能造就不一样的人生。 我总是会花很多的时间来思考与自己人生有关的问题,于是我会把自己的未来设想成很多种可能,不管是哪种可能,只要选定了,就会拼尽全力去做。从不奢求有一天自己热爱的事情能变成钟爱一生的事业,但也在为此努力。如果无法避免的从事了不太满意的工作,那么业余时间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生活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然而,心里总会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你:你要多试试,多去看看,不要止步于此。

随着年岁的增加,想要做的事情日渐明晰,渐渐的成了一种理想。一个什么样的理想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理想,是一个能够让你找到自己,从而成就自我本质的理想。我认为理想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它有多么的崇高,只在于它是否有能力唤醒你沉睡的本质。我始终相信不管时间过了多久,不管在什么地方,总会有一股力量带你抵达你应该去的地方。那股力量就是由你所坚守的东西凝聚而成的。

而我,现在被那股力量牵引着,蓄势出发!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