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印象

汕头位于东南沿海,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美丽中国支教项目与汕头的相遇始于2011年9月,是广东地区最早的项目地。截止2018年1月,已成功安置五届共148名项目老师。目前汕头团队共有正在支教的项目老师41名,其中包括 2017-2019届项目老师21名、2016-2018届项目老师18名,还有两位留任第三年的15-17届的项目老师;项目学校10所,分布在潮阳区城南街道、潮南区的司马浦镇、雷岭镇、红场镇。

汕头故事
一届又一届的项目老师们不仅在教学上不断提升,帮助学生取得较好成绩,而且十分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发挥个人所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如,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开展了“E-learning”项目,为过往合作的12所中、小学募集了价值220万余元的平板电脑设备;与深圳爱阅基金会合作开展了“爱阅阅读项目”,为过往合作的8所小学募集了价值82万余元的图书。2014年3月开始,汕头地区设立了项目老师“创新微基金”,支持开展创新教育、课外项目。自2015年起,包括汕头地区在内的美丽中国广东项目被纳入广东“山区计划”,由团省委主导与当地教育局、学校合作。项目老师们结合学校需求和个人特长,已相继开展了鹅地赤叶合唱团、双溪四月天舞蹈队、龟山科学小组、鹅小足球赛、东老话剧团、济美美术兴趣班等多元丰富的项目活动。
汕头地区的项目老师向来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优良传统,四大项目老师委员会齐头并进,跨校听评课、读书会、周边设计、项目资源整合、团队建设等活动由项目老师们自主开展,互助成长,同行共赢。

对于可能到汕头来教书的你,汕头团队有一些话想提前说给你听
包容应对当地文化
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这点在项目地汕头农村体现的尤为明显。这里的人非常热情,非常有人情味,大家互帮互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几乎接近零。但正是这些看上去温暖又和睦的字眼却恰恰会成为我们的挑战,因为这里没有太多规矩,农村的治理主要依靠乡绅自治,这样的小圈子也是人情社会的缩影,所以对于我们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老师们而言,初到这里会感觉不适应,你会发现周围的当地老师、家长和我们的人生轨迹大不相同,需要我们怀着包容的大胸怀来融入他们,从而了解他们的文化,更好地服务当地教育事业。

你不只是老师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倡导所有项目老师要职业化,把这短短的两年当作自己的事业和工作来对待。在这里我们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发展自身。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我们还应多方面观察学生和当地教育实情,和你的队友小伙伴们一起去尝试和探索“优质教育”的途径,在助力乡村教育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教的不只是语数外
潮汕农村地区多子嗣,山区壮年劳动力多在外打工;这里重商轻文,很多学生在读完初中后就出去打工了;而且教师配比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教师周课时量都达到20节左右;外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模式(如:班主任年年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地多数学生的成绩远低于城市学生,班里两极分化严重。项目老师初接手班级时,面对摸底成绩,或多或少都会感到诧异和困惑。但这也正是这里需要我们的原因,除了尽可能的提升文化成绩外,更需要我们将大山之外的世界带给他们,将教育的美好和能量带给他们,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人生是有无限种可能的。

一届又一届的汕头地区项目老师们既来之,则奋力而为,此心安处是吾乡。敢于每一次直面的挑战的勇者,都是机遇洪流中的争上游者,终将触碰生命源头的一汪清泉。团结有爱的汕头大家庭,期待着每一个有信念、肯实干的你,与我们一起创造更多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