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层层选拔,有一群人脱颖而出,成为美丽中国2018-2020届项目老师。
其中,十七位准项目老师,
在12月走进陇南,走进了我们的项目学校。
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踏上访校之旅!
时间:12月7日
行程:遇见
17位准项目老师从各地赶往甘肃省陇南市区与4位工作人员汇合,他们将在这里开始访校之旅。
伴随着准项目老师唐雪馨的诗歌我们走向白河镇: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崇山峻岭、沟壑纵横,
梯田五彩斑斓、错落有致,
牛羊漫步原野、悠闲啃草,
阳光下的黄土,熠熠生辉,
孩子,我没想到——你的家乡这么美啊!
礼县距离陇南市区100多公里,要坐车翻越几座山,行驶三个多小时。一路上红色梯田、黄色草原美不胜收,有的老师欣赏着沿途的景色,而有的老师则被拐来拐去的山路搞得七荤八素,大部分老师们都与工作人员交流想借此机会更好了解美丽中国。一群志同道合的新伙伴,为了同一个愿景走在了一起。

时间:12月7日-8日
行程:相知
学校篇
访校小分队先后前往白河镇中心小学、白河镇铨水小学、王坝乡中心小学。准项目老师在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校园,并以座谈会、项目老师交流的形式对项目地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之后小分队被分成3组,走进了项目老师的课堂,参观课外项目,与学生进行交流。每所学校参观结束,小分队都受到了学校的热情招待,并积极展开了参观之后的大讨论。

这次拜访的三所项目学校在近几年的努力下,硬件设施相对较好,但对教师的需求较大。比如白河镇中心小学师生共1000人左右,6个年级,12个班级,每个班级最少70多人,最多可达到100多人。然而老师仅30人,包括在编17人、校聘9人以及美丽中国项目老师4人,师生比约1/33。,这些孩子中,有70%是留守、半留守儿童。因此在访校中,项目学校校长多次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美丽中国项目老师能来到这里。

教学篇
在我们的项目老师的努力下,部分项目地学校除了有地方统一的课程,还开设一些校本课程。比如铨水小学在每周二、周四下午都会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兴趣班,有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围棋班、合唱班、英语班。
项目老师还会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大开脑洞,设计各类项目。王坝乡中心小学的郝天伟老师不久前发现学生近视蛀牙的情况比较普遍,于是临时起意,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去县城,找到大夫商谈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双方一拍即合,讲座后家长学生反响良好,有家长马上就决定为孩子配眼镜,学生们回家也用学到的方法早晚都刷牙。还有像项目老师们大开脑洞想到的野马河训练营、青葱课堂——性教育知识讲座等项目。

生活篇
几所学校为项目老师准备了卧室、厨房、办公于一体的房间,每人一间或两人一间。学校的生活可是让项目老师们get到了很多实用小技能!甘肃冬天气温较低,项目老师们房间里都有供暖的炉子,老师们都迅速掌握了生火的技能。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美丽中国还为甘肃地区的项目老师们每人配备了一氧化碳报警器,以及人手一个电暖器哦!至于吃饭呢,项目老师们可以在学校食堂就餐,当然也可以自己做饭,听说在支教期间,很多老师厨艺大有长进!周末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了,大家可以选择家访,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圈,或者宅在寝室写写教案、看看剧、逛逛淘宝。或者相约出去爬爬山、散散步、骑骑自行车,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时间:12月8日
行程:守望
经过两天紧张的访校,小分队返回陇南市区,各自返回。这是没有任何彩排的访校,一切都是最真实的生活。那在这两天的访校,准项目老师们看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呢?
“这次为期两天的陇南访校,让支教对于我,从宏观的教育愿景和一个个故事变成了平常的课堂与生活,就像陇南山间随处可见的野棉花,风吹起的棉絮又飘落到土地里。”
——by 刘浏
“我记下王校长的渴求:要多来一些项目老师,来给我们这里带来一些先进的理念,而不仅仅是知识,知识是永远教不完的。
我记下叶浩浩老师的担忧:班级留守儿童比例太高了,普遍缺乏家庭的关怀。
我记下何慧慧老师的压力:校长对老师绩效考核很严,但我们还想做的更好。
我记下小陆老师的坦言:刚来学校的时候成就感很低,有过失望的时候。
我记下郝天伟老师的无奈:有些问题不是教育能解决的。”
——by 王重元
“在这个团队里,无论机构的工作人员,还是项目老师,即使大家一开始互不相识,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甚至不同的年代,但因为美丽中国我们相聚一堂,为着同一个愿景而坚守奋斗!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战斗!”
——by 方丹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有一群善良的“美丽中国”老师,
你说,他们对你很好,你喜欢他们,
你会写小纸条告诉他们你的心里话,
每当你收到老师回复的小纸条时,
你笑逐颜开、满心欢喜,
孩子,我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喜欢“美丽中国”的老师啊!”
——by 唐雪磬
短短两天的时间,准项目老师的访校之旅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在与校长、项目老师的沟通中,他们了解到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支教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但是项目老师和学校的努力也让大家看到,教育之意义。可能接下来的两年,还会有更多更多的挑战,但是就像准项目老师说的那样:“我不是很在乎,我不在乎艰苦的日子是两年还是一生,只要我还是那个有梦可抓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