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刘晓慧:从希望小学考到名牌大学,她再次回到农村,为了教书

· 校友故事

刘晓慧,美丽中国2014-2016届项目老师,毕业于南开大学


2015年,在北京木木美术馆的一场慈善拍卖晚宴上,一幅画册作品引起了现场嘉宾的热烈关注,拍出了六万元的高价。

图画的作者是一个小学生。

广东省潮州市浮滨镇夏校小学的刘满玉小朋友从未想到过,自己的手绘作品《鸟的存亡》能够走出家乡,来到北京,还得到了众多艺术家的好评。这一切得益于她的美术老师,在夏校小学支教的刘晓慧的支持。

broken image

支教两年来,刘晓慧做了很多关于阅读和美术相关的活动,她认为农村的孩子也能在艺术上展现天分,只是缺少优质的教育资源。她希望自己能让孩子们享受文学和艺术带来的快乐,也在创作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

broken image

刘满玉手绘作品

出身农村,她还回到农村教书

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刘晓慧自己切身体会过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五岁以前,她都一直在家自由自在地玩耍。到了小学二年级,她所就读的破落的村小和旁边的小学合并,成为新的希望小学,有了捐赠的图书室,这里成为她的心灵家园。

小学将要毕业那一年,学校里有几个大学生前来支教,办起了夏令营,从他们口中,刘晓慧第一次知道了大学的存在,幼小的她看见了一个新的世界,她想:我也要去大学学习!

一年后,刘晓慧进入山里的初中。这里的教学楼、宿舍都是瓦房,20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学校里唯一的水源是水井,每个星期,她要自己带米带饭去食堂蒸,这些饭菜往往吃两三顿就会馊掉。那时候的刘晓慧年纪尚小,在粗茶淡饭的日子里并不觉得多么的苦。她自得其乐地学习着,初中毕业后,她进入县里最好的高中。在她所成长的地方,即使是最好的高中,每个班也只有寥寥几人考上重点大学,为了获得这个社会流动的机会,所有学生的高中生涯几乎除了学习再无其他。

经历了奋力拼搏的高中生活后,刘晓慧考上了南开大学。她第一次坐火车来到遥远的北方,初次尝试城市的生活。在这里,她发现城市和农村学生的生活有很多的不同——城里的孩子们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他们没有山里孩子那样强的竞争压力,这样的认识让刘晓慧开始反思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问题。

2014年,刘晓慧从南开大学商学院毕业。这一年,中国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进入就业不难,找好工作难的时期,大量毕业生涌入一线城市。在人流滚滚的时代背景之下,刘晓慧转过身去,走向乡村。

broken image

刘晓慧在美丽中国


最初提起支教,父母都不知道是什么。刘晓慧和父母解释以后,农民出身的他们同意了。父亲每次打电话来,总是会问起当地的情况,并叮嘱她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下去,要好好教孩子

刘晓慧说:因为自己也是农村孩子,我自己很清楚,农村孩子想要考上大学有多么不容易,他们能够接触的教育资源到底有多么缺少。她从这片土地上来,仍以学识和深情回报生育她的乡村之土。

她和孩子们找到了新世界

刘晓慧任教的学校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夏校小学。夏校小学校舍的墙体是乳白色,建筑的前面立着笔直的红旗,天气晴朗时站在三层的教室下往上看,能够看到满目的蓝天和白云。

在这片天空下,刘晓慧开始了她的支教生活,教授五年级语文和二、三、六年级美术,同时担任五年级班主任。

broken image

学校里唯一一栋教学

刘晓慧刚到夏校小学这一年,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都非常薄弱。

这所学校位于山中,交通闭塞,村中人大多以种茶为生。学校规模很小,最大的班级有二十多人,最小的班级只有四人。孩子们普遍阅读量极少。因为语文基础差,认识的字有限,学生很难对书籍产生兴趣不少五年级学生甚至不能读出完整的句子和段落,有的学生看书需要用手逐字指读。

小宇是这些孩子之一。可能是听普通话有些问题,理解也比较慢,在课堂上,他几乎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作为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他不会汉语拼音,认识的字很少,甚至你,我,她都可能混淆不清。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在课本的知识以外,刘晓慧开始给学生讲故事,这时候她发现,这些识字能力有限的孩子也喜欢阅读。

她给二年级的孩子们看《三个强盗》,他们在画出了彩色的强盗,说:我给他涂成彩色的,因为他是好的强盗。她给四年级的孩子们讲过《失落的一角》,他们自己创造出了小可怜历险记。她给五年级的孩子们看《最想做的事》,一个平时基本和别人无法交流的孩子,主动指着书大声地说:………………”书上的图画十分吸引她。

broken image

孩子们在听绘本故事

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书籍,刘晓慧和同校的老师们决定在学校建起图书室。他们亲自设计和布置了图书室,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立了低年级阅读区和中高年级阅读区,并为其配备不同高矮的桌椅,让学生能有一个更加舒服的阅读环境。同时,图书室里全部铺上了泡沫爬行垫,桌椅也都选择可以折叠的样式,小小的图书室能随时变成一个阅读活动室。

刘晓慧在全校征集书屋的名字,最后将图书室定名为故事小屋

broken image

低年级阅读区

broken image

高年级阅读区

broken image

孩子们在读立体书

故事小屋开放以来,她给孩子们办上了许多阅读课、主题阅览会、相关阅读指导课和阅读分享会。到了周二和周四,她和孩子们还有兴趣小组的活动,老师用投影仪放映主题影片,开展主题讲座,这时候,孩子们围在刘晓慧周围,教室里总是满满的。

半年后,在学校里,那些曾经无法连字成章的孩子经常和她聊起书里的有趣角色,他们喜欢勇敢的弗洛格,聪明的艾玛,好伙伴古纳什小兔……。刘晓慧想:为什么我们不在美术课上来画一画她们喜欢的角色呢?于是,她开始在美术课上引导孩子们画出他们喜欢的角色,这是新的美育实验,刘满玉的画本即是这一股活水滋养出的成果。

这座大山里,有很多如刘满玉一样的小孩,他们的笔下怒放着想象力的花朵。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才华,刘晓慧让图画去异乡漂流。在画说活动中,孩子们的画到厦门、合肥、郑州、桂林等地展出。2015年夏天,她还带着学生到厦门大学游学,与厦门大学生一起在芙蓉隧道完成了一幅涂鸦作品。

broken image

刘满玉在厦门大学隧道涂鸦

无论何时何地,我将永远同你们道“晚安”

六月,南方迎来了雨季,细雨纷纷时正是离别的时候。这是一个毕业季,不同的是,这个毕业季将见证她完成两年的教学,从教师岗位上离开——作为一名老师毕业。刘晓慧站在讲台上头,偶尔晴朗的时候有阳光流淌进教室,这样的阳光和她两年前来到这个山村的时候一样。她想起了两年间的自己和讲台下的学生。

孩子们正在成长的阶段,他们曾经在课堂上长久地沉默,现在,他们可以自信地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在全校面前讲故事、演话剧、朗诵诗歌。

从前不认识汉语拼音、阅读困难的小宇也慢慢开朗起来。虽然基础很差,理解能力比较弱,但是刘晓慧慢慢地教他读书,之后他会私下不断练习,等到学期末的时候,他已经进步非常多,不仅自己会读很多课文,甚至还能背下一些课文了,成绩也从以前只能考十几分,进步到了四五十分。感恩节那天,小宇偷偷地递给刘晓慧一个手折的爱心。

拆开后,里面有一句话:老师,谢谢你教我读书,我会加油。

圣诞节那天,她清晨起床,在门缝下面发现了一张贺卡,然后收到了很多学生亲手做的礼物。在信里,他们对刘晓慧说,感谢她的到来,自从她来到这里,他们有很多的变化。

夏校小学有一群住校生,他们打小离开家庭,住在学校,每周回一次家。太小离家,缺乏父母关怀,孩子们在基本生活技能和习惯上有所缺乏。以往放学后,他们总是无所事事,在旗杆下发呆,校园里空空荡荡,大山深处是寂寥的背影。

broken image

刘晓慧与学生


刘晓慧到了学校,看到这些寂寥的身影,开始张罗着给孩子们办住宿生兴趣小组。下了课以后,他们下棋、看书、看电影、进行体育锻炼。晚上临睡前,她每天都在图书室给孩子们讲一个睡前故事。故事越来越丰富,孩子们在听完故事后总舍不得离开,要在图书室里打几个滚、翻几个跟头,甚至要跳个兔子舞才去睡觉。睡觉前,孩子们会挨个和她说晚安


两年的支教岁月将近尾声,山风月影几千年如一日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倒数着离开日期的时光里,刘晓慧想起这些日日夜夜。她知道,未来许多年,每一天深夜临睡前,她在心里面仍然会对这些孩子道一声:晚安。在不知何处的办公桌前,也在南国岁岁年年的月色里。

这月色和她儿时在故乡里看见的一样。因为她在这里数着星星过的700来个夜晚,未来的夜空下,或许将有更多刘晓慧走出大山,又回到故土,伴着一代又一代人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