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被英国镜报评为世界最美公路的合那高速公路。
这里有中国的芒果之乡和金灿灿的芒果文化节。
这里更有中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30多万渴望着优质教育的乡村学生、和为了改变当地“老少边穷”教育现状而扎根于此的55位美丽中国项目老师。

我们为何而来?
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13所中小学,21个美丽中国班,31位班主任,55名主科老师,无论是在大石山区的田东县、壮民族发祥地的田阳县、还是“咫尺到越南”的那坡县,我们都在实践着“育人遇自己”使命。

田东县坡圩村小学唐锦莉老师的在她的日志里写道:
“中间有段时间一度觉得很绝望,好像什么也没带来,反而像是打扰了他们的既定生活,就好像你把一块巧克力挂在孩子们头顶之上的一根木杆上,给他们充分描述巧克力的甜美,想尽各种办法训练他们跑地更快,可那又怎样呢?他们永远也够不到那块巧克力,如果一开始就不认识巧克力会不会更好?
后来一堂语文课,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次讲《伯牙绝弦》,在教室里给孩子们放古琴曲《流水》的时候,恰好窗外下起了雨,雨水淅淅沥沥地打在树叶上,一阵阵风吹过,雨声树叶声琴声融在一起,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看向窗外,有的还闭上了眼睛,小手在木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敲,感觉一切都回到的本源,无论是文字的、音乐的,还是生命本身的,十分钟时间里,我没有打扰他们。
那天我突然想明白了我来到这里的意义,我不是为了给孩子们描述一块够不到的巧克力而来,我也不是为了鞭笞他们疯狂奔跑逃离现状而来,我是为了让孩子们看到生命的、看到他们自己的美好而来,为了让他们明白奔跑的意义而来,为了传递生命的澎湃感而来。
没有什么比深刻的成长更为重要。任何人都有一颗感受生命的心,这点本是绝对的公平,可惜,并不是人人都唤醒了自己的这颗心。”
没有什么比深刻的成长更为重要
我们领着孩子们晨诵、组建篮球队、“挑战不可能”,让原本了无生机的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与书香气息。

我们带来了“网络教室”项目,让教了2、30年书的本地老教师第一次学会用平板电脑给学生们上课。

我们以跨校联合的方式开展片区特色项目,给农村的孩子们带去了他们亟需的生理知识教育,也让他们见到了有美丽中国班特色的班级文化墙。
我们组建了项目老师自己的教育发展、文化建设和项目宣传委员会,让老师们在发挥自身才干塑造这个团队的同时,也发掘了全新的自我。
我们见证二元结构下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带着2年的思考与沉淀,去到更广阔的舞台造就更深远的影响。
我们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好,也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
百色,欢迎不惧挑战、渴望成长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