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南方日报|让乡村孩子获得一样的优质教育

 

汕头济美村支教老师刘璐推广“阳光体育”、开设诗歌课程

· 媒体报道

 

broken image

 

   编者按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多渠道培养选树“三农”青年人才,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表彰活动。广东有18名青年入围。

    先进典型是时代发展的标杆。为记录新时代青年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的新故事,反映这批“三农”生力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实践,展示南粤大地上乡村蝶变和脱贫奔康的新浪潮,南方日报拟从今日起,推出全媒体报道“乡村振兴青年说”。敬请垂注。

    明明可以留在城市,凭借研究生的学历获得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她偏要到乡村支教——对于来自山西的刘璐来说,虽然亲友们都不理解甚至反对她的选择,但一脚踏进汕头潮南区雷岭镇济美村的她却有一种“梦想实现的感觉”。

    这份执着,缘于她研二时不经意的一瞥,“让乡村孩子获得一样的优质教育”的愿望就此扎根在她心底。在异乡支教的两年,她用不一样的体育课和诗歌课,带领孩子探索身体和心灵的奥妙,让乡村教育开出活泼的花。

    她也因此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教乡村孩子写诗的体育老师”。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杨可

    策划:孙朝阳 黄学佳

    统筹:赵文君 陈丹佳 韩安东 陈理

 

    因体育,她成为“明星教师”

    来到济美小学,刘璐成了全校六个年级的体育老师。但刚一开始,她就受到了“打击”。

    支教之前,刘璐的想象很美好:孩子们一上课都坐得笔直,眼睛里充满对知识的渴求;乡村孩子跑得快如风,体育应该是他们最擅长的课程。但真正来到这里,见到的却是今天来明天就不来的孩子,还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读到六年级却连拼音都学不全。对待学科类课程提不起神,体育课也是吊儿郎当——穿着拖鞋或光着脚就来上课。“我担心他们受伤,像老母亲一样反复叮嘱要穿运动鞋,他们却当成耳边风。”

    失望和苦恼过后,刘璐决定改变。她先联系了母校华南师范大学,筹来了篮球、跳绳、呼啦圈等体育用品,在全校发起“阳光体育”项目。

    夹球跳、带圈跑、跳花绳,课间操、平板支撑、仰卧起坐……孩子们发现,体育课原来这么好玩。每周五放学后,刘璐都会把一大箱体育用品搬到操场,招呼各个年级的学生一起参与。越来越多的孩子从观望到参与,后来每一个新的动作孩子们都会满操场比划着练习。

    对于矫正孩子的“坏习惯”,刘璐也有妙招。她给体育课立下规矩:不穿运动鞋,就只能站在旁边与老师一起当裁判。这下,孩子们可不愿意了,齐刷刷地穿上运动鞋。

    不一样的体育课,为孩子们打开一个新世界,刘璐也一跃成了学校的“明星教师”。只要她一出现,孩子们就会大喊“体育老师”。有一次她因生病出村,刚一回到村口,远远发现她身影的孩子们就一边欢呼着“体育老师回来了”,一边向其他同学“报信”。

    在刘璐的努力下,全校学生体能测试达标率高达98%。受她启发,美丽中国粤闽地区把“阳光体育”升级为核心项目。去年暑假,她还走进韶关、河源、潮州、梅州,为40多名支教老师提供体育教学支持,引导超过20所乡村小学近5000名学生享受体育。

    用舞蹈,她帮孩子找到自信

    在《你笑起来真好看》的音乐声中,女孩们手持花球,踩着整齐的步伐起舞。她们脸上充满自信,毫无山区孩子的羞涩腼腆——在近日“美丽中国”支教项目举办的一场活动中,刘璐带领的济美小学舞蹈队以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一次又一次掌声。

    组建舞蹈队是刘璐的“无心插柳”——一次体育课上,她尝试示范了一些简单的健美操动作,没想到引起孩子们的热烈模仿。恰巧当时镇上要组织表演,她便萌生了办兴趣班的念头。

    其中的一个插曲让刘璐记忆犹新。一开始,刘璐只想招收一批基础较好的学生。第一轮选拔后,有一批女孩被淘汰。第二轮选拔,一个叫小琪的孩子虽然和另外几个女孩跳得是同一支舞,但是却坚持独舞。看着她认真跳舞的模样,刘璐突然懂了:“她希望我能看见她。”

    “那一刻,我的内心既感动又羞愧。”刘璐想,“我来到这里,就是为给乡村孩子带来一样的优质教育。为了挑选‘苗子’而淘汰另一批孩子,那不是违背了我的初心么?”

    刘璐当下决定,把所有报名的孩子都留下来,基础好些的进入“梦想班”,其他进入“超越班”,让每一个喜欢舞蹈的孩子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同时办两个班,意味着刘璐要付出双倍的时间和精力。但看着孩子们变得愈发自信有活力,她觉得“太值得了”:常因母亲出走而郁郁寡欢的女孩小清,变得开朗爱笑;原本见人就躲的小盈不仅敢于在众人面前跳舞,还向老师要求“要站在前面”……

    教写诗,她走进孩子的内心

    在济美小学,体育老师刘璐还有另一重身份——六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六年级的很多孩子还不会拼音,这样的语文怎么教?她决定从最贴近心灵的诗歌入手。为什么选择诗歌?原来在长期的家访中,她了解到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那些被认为‘不好’的行为背后,也许藏着一个破碎的家庭。”这让刘璐深感心疼,也让她更加渴望走进孩子们的内心。

    她找到了诗歌这个桥梁,利用班会课带来“是光诗歌”课程,还带着他们探索自然,鼓励他们写下感受,让诗歌成为他们的“树洞”。

    有学生写下《你在哪里》:“过去的你去哪里了/你什么时候可以回来/那个天真 没有阴影的你”。看了这首诗,刘璐才知道这个学生曾受过欺负。

    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身体上的变化,敏锐的刘璐便将生理健康主题课《我爱我自己》带进课堂,教孩子们如何洗澡、如何保护自己,还告诉学生“如果父母吵架,那不是你的错,跟你没有关系”。

    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写下同题诗:“风的第一句是‘呼呼’/叶的第一句是‘沙沙’/水的第一句是‘哗哗’/我的第一句是‘我爱我自己’”“我爱我自己/如同鸟儿爱蓝天/如同鱼儿爱水流/一刻也不能放弃”……

    “这些小诗藏着他们的‘成长密码’,我愿意当解码的人。”刘璐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亮了。

    (注:文中学生名字均为化名)